主页 > 新闻 >

阿里动物园来了只“犀牛” 瞄准中小商家推新制造

2020-10-08 07:40 | 来源:未知

 秘密运行三年后,阿里动物园终于来了新成员。9月16日,阿里巴巴首个新制造平台——犀牛智造正式对外发布,犀牛工厂也宣布投产。阿里将之定位于“服务中小商家的智能化制造平台”,背后是其试图通过数字化进入到产业链上游的更大布局。

 
犀牛工厂效率比ZARA还要快7天
 
在对外界揭开面纱前,阿里巴巴的这只“犀牛”已秘密运行三年。
 
 
2017年8月,阿里新制造团队成立,开始研发犀牛智造。天眼查显示,阿里巴巴迅犀(杭州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,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,由蒋凡担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,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00%全资控股。
 
阿里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,在试运营2年多时间里,犀牛工厂已累计为200位淘宝天猫上的中小商家提供生产服务。淘宝店铺FANO是一对夫妻创立的独立设计师品牌,定位细分,受众群体覆盖面较小,单笔订单较少,但对品质要求较高。2018年9月起,FANO每周上新的牛仔服装基本上都交由犀牛工厂生产,最少的一笔订单只有100件。尽管订单量少,但品质不降反升,退货退款率双双下降。
 
“新制造对商家来说就是一家聪明的共享工厂,我们接小单、急单,所以90%的客户都是中小商家,尤其是淘宝天猫上的新品牌。”犀牛智造平台CEO伍学刚表示,要让中小企业从繁重生产中解脱出来,让创业者专注自身优势和业务创新。
 
据介绍,在犀牛工厂里,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“身份ID”,进厂、裁剪、缝制、出厂可全链路跟踪;产前排位、生产排期、吊挂路线,都由AI机器来做决策。结合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后,犀牛工厂的运转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,可实现100件起订、7天交货,比快时尚“鼻祖”ZARA还要快7天。
 
 
万亿服装市场的库存之痛
 
早在两年前,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提出,纯制造业的时代会越来越弱,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以后,未来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。
 
阿里为何选择从服装领域切入新制造?犀牛工厂面世后,这是许多人的疑问。
 
首先,服装领域市场够大,规模高达3万亿,同时也是阿里最大的销售类目。
 
其次,就是服装领域存在痛点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,大批服装企业出现了海外订单延误取消、线下实体店库存积压、现金流告急等一系列难题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,中国服装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067亿元,同比下降23.5%,服装配饰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6.8%。
 
疫情之下,暴露了服装业的沉疴——高库存率。比如,9月的秋装其实是夏天生产的“期货”,因为销量无法预测,经常会出现高库存。“全场服装9.9元一斤,多买多送。”有“中国服装第一街”之称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里某家服装店的一场直播,道出了高库存的尴尬。
 
 
阿里方面介绍,犀牛工厂从服装业切入,通过阿里巴巴平台上沉淀的消费行为,为淘宝、天猫商家提供时尚趋势预判;同时,借助阿里巴巴数字化能力,对传统服装供应链进行柔性化改造,将行业平均1000件起订、15天交付的流程,缩短为100件起订、7天交货,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单量、多批次、高效高品质的生产选择。
 
新制造之路尚远
 
犀牛工厂的投产,让C2M的概念又被重新提起。
 
C2M是Customer-to-Manufacturer(用户直连制造)的缩写,是一种新型的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,又被称为“短路经济”,强调的是制造业与消费者的衔接。C2M的最大特点是,按需生产,用户先下单,工厂再生产,砍掉了品牌商、代理商、销售终端等中间环节,没有库销比,可实现“零库存”。
 
实际上,拼多多、网易严选、京东等热门电商早已加入C2M市场争夺战,但过去几年一直不温不火,直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后,C2M概念才被重新提起。
 
“C2M模式算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,但是当下的生产问题和未来的品牌文化问题要结合起来。”有专家指出,服装企业生存不能只看生产和销售的问题,还要考虑品牌文化发展、品牌品类细分等。
 
从这个角度上看,阿里犀牛的新制造之路还很远。

编辑:admin